慧通綜合報道:
年終歲尾,雙節(jié)將至,對于米企來講現(xiàn)階段是一年中大米銷售最佳時期。然而在我國長期處于“稻強米弱”的格局下,2016年年底米市是否會迎來上漲的行情,尹秀穎認為,年底雖有備貨需求,但受我國大米整體消費量逐年降低的影響,年底前米價上漲有點難,個別地區(qū)米價最多或將僅有0.02-0.03元/斤左右的漲幅,具體原因如下,望與行業(yè)從業(yè)者多多交流。
雖說近些年南方水稻品種經過不斷改良,加工后的大米口感不比東北差,但這僅針對于普通品種而言。東北稻花香、長粒香、秋田小町、盤錦大米仍受南方消費者的青睞。今年東北水稻收獲期開始,陰雨天氣不斷,再加上國儲大力收儲,使得今年米企大米加工成本仍高于往年,米價理應在消費旺季呈小幅上漲趨勢。但面臨今年米市格局,東北米價上漲利空因素占多。
制約東北米價難漲三要素1 物流是大問題
自9月份國家實施公路限重以來,各地汽運、海運、火車皮等運價齊漲。特別是2016年東北玉米臨儲政策取消,大量玉米無法本地消耗,使得東北運輸,特別是玉米運輸在政策上最大限度的向玉米傾斜,而以往利用火運運輸?shù)拇竺卒N售遇到瓶頸。截至目前大部分米企積壓大量庫存無法外發(fā),開機情況多為半開半停狀態(tài),多維持周邊出貨。按照當前形勢,年底運力緊張狀況短期內無法得到緩解,再加上汽運運價較高,到銷區(qū)成本高也將抑制東北米價難以上調。
2 摻兌米量供應量足
摻兌米持續(xù)流通。自11月下旬開始,國儲圓粒水稻稻價一路上漲,最高幅度可達0.05元/斤,米企因大米外發(fā)遲緩,部分中小型企業(yè)為保證加工利潤,不得不進行攙兌,并且部分經銷商有采購攙兌米的需求,因而使得摻兌米為普遍存在的現(xiàn)象。部分米企向筆者抱怨說,如今米市競爭激烈,經銷商僅關注出廠價格,因價而判斷,盡量采購低價大米,使得市場低價米量充足,而新糧圓粒稻價成本至少在1.50-1.55元/斤,全新米與摻兌米間價差可達到0.05-0.1元/斤,使得米價長期處于難以上漲的局面。
3 南北方米價仍存較大價差
12月份過后,蘇皖產區(qū)新季晚粳米價格一路上漲,與東北米價間價差不斷縮小。但即便當?shù)孛變r上漲,現(xiàn)普通晚粳米已接近2元/斤大關,但與東北米價間仍有近0.2元/斤的價差。再加上東北與蘇皖產區(qū)相比,在地理位置上不占有優(yōu)勢,距離銷區(qū)運距遠,到達銷區(qū)成本偏高,因此米價上漲動力不足。
南方米價為何會上漲?
如果說東北產區(qū)因物流緊張、運價高、攙兌米流通等因素使得米價難漲,那么筆者認為能夠支撐南方米價小幅上調的利好因素有三點。首先,原糧成本方面。眾所周知,今年自中晚秈稻收割上市以來,稻價呈低開高走態(tài)勢,且隨著基層糧源不斷的減少,農戶惜售心里愈加嚴重,截至12月5日,湖北、安徽等14個主產區(qū)累計收購中晚秈稻2171萬噸,同比增加255萬噸,部分米企不得不提價收購優(yōu)質原糧,基于大米加工利潤考量,米企漲價心里較強。特別是部分品牌企業(yè)表示,因庫存量不多,為保證后期正常開機,米價上漲勢在必行。其次,南方產區(qū)距離銷區(qū)近,運輸相對便捷,多為短途運輸,對經銷商采購成本影響較小。最后,春節(jié)前進口米到港量少,現(xiàn)階段港口進口米價與國產米價相當。12月份國際大米價格持續(xù)穩(wěn)中有跌,但隨之人民幣貶值,進口成本不斷增加,貿易商無利潤,導致市場供應量少。
綜上所述:
利空于國內大米價格上漲的因素占多,使得年底前米價上漲著實困難,建議米企在原糧采購以及副產品銷售上做足工作,以便于大米加工利潤最大化。同時,應密切關注進口大米到貨情況,特別是越南冬春季新米即將上市,再加上17年進口配額的發(fā)放,都將對國內大米價格的漲跌帶來影響。中國糧油信息網 尹秀穎)
文章來源:慧通農牧信息資訊轉載,歡迎交流垂詢!業(yè)務QQ:2558423210,信息咨詢:18030645652,1803040177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