慧通綜合報道:
牛奶中的大腸菌群從哪來的?
牛奶中檢出的大腸菌群超標1000萬倍,這樣的結果讓浙江工商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系的負責人驚訝,“如此檢測結果在奶制品中甚為少見。”
只要做食品質量檢測,大腸菌群就是個繞不開的指標。大腸菌群并非一種細菌的名字,它說的是一組和糞便污染有關的細菌,一般認為該菌群細菌可包括大腸埃希氏菌、檸檬酸桿菌、產氣克雷白氏菌和陰溝腸桿菌等。“大腸菌群超標,在不合格食品中屬常見狀態(tài)。”
對于乳品,大腸菌群的數量限制嚴格,其允許存在的數量逼近于零。他說,經過巴氏消毒這道工序后,牛奶中的大腸菌群可以全部剿滅,超高溫殺菌則更加無憂。
大腸菌群多存在于糞便和下水道,從牛身上擠出來的鮮奶中有大腸菌群并不奇怪,經過巴氏消毒后,大腸菌群沒了,那么,為啥消費者手中的玻璃瓶奶中又會出現(xiàn)呢?
生產車間里不大可能有,對于一家乳制品企業(yè),生產車間可謂命脈所系,全封閉、無菌狀態(tài),若做不到這樣的基本生產環(huán)境,這家乳企難以生存。
這位專家猜測,第一道可能污染乳品的工序是裝瓶,乳品干凈了,裝奶的玻璃瓶未必清洗仔細,大腸菌群可能存留在瓶子上。
運輸環(huán)節(jié)污染乳品的嫌疑最大,污染的途徑可能有兩種:一種是玻璃瓶或是紙盒密封不嚴,外界的細菌侵入;其次是巴氏奶需要全過程低溫,假設儲奶倉庫的制冷設備深更半夜突然停擺,倉庫里的溫度攀升,大腸菌群可能就此滋生,即使再制冷,鮮奶已經起了變化。
β-內酰胺酶不大可能人工添加
比起大腸菌群,β-內酰胺酶則是國家標準中明文規(guī)定牛奶中不允許檢出。寧波市食安辦牛奶中檢出的這種物質,是哪里來的呢?
人們如今談抗生素色變,奶牛會生病,生病后像人一樣,會用抗生素消炎,牛的身體內就會產生一種物質,將抗生素分解,這種物質就是β-內酰胺酶。
奶牛因擠奶最易犯乳頭炎,抗生素非用不可,用了抗生素后,得把這頭病牛隔離。一般隔離7天后,奶牛體內的抗生素就能分解完畢,分解物質β-內酰胺酶也隨之消失,這時,這頭牛又能擠出合格的奶來。
這位專家說,目前還沒聽說過乳企人為添加β-內酰胺酶的事件,奶牛的身體可自行產生β-內酰胺酶,為何要添加,購買添加β-內酰胺酶也是需要成本的。
β-內酰胺酶超標,有一種猜想是這樣的:病牛服用抗生素后,乳企為了牟利,等不及讓病牛挨過隔離期,就開始擠奶。牛奶中就可能含有β-內酰胺酶。
寧波市牛奶集團昨天回應 β-內酰胺酶屬牛體本身產奶過程 帶入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
面對公眾質疑,寧波市牛奶集團有限公司昨天上午11點發(fā)布聲明:“關于該事件我司會給大家一個交代!作為寧波本地專注鮮奶50年的企業(yè),質量是我們的生命。”
昨天13:46,寧波市牛奶集團在自己官方微博上發(fā)布長微博,對市食安辦的抽檢通報予以回復,對官方檢測結果發(fā)出質疑——
1.有關部門及檢測機構于2012年8、9月份對訂戶奶箱等渠道進行的評價性抽查測評,是在酷暑時候對寧波市整個乳制品市場進行的,發(fā)現(xiàn)了一些質量問題,我們也是剛剛知道。這說明鮮奶在脫離2-6℃的保存溫度條件下,產品因失去防護而影響質量,不能代表我公司2012年全年產品整體質量;
2.2012年市質監(jiān)部門共對我公司進行鮮奶出廠檢驗335批次,合格率100%,證明我司出廠的產品全部合格;
3.此次抽檢的β-內酰胺酶屬牛體本身產奶過程帶入,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;
4.針對新鮮乳品容易出現(xiàn)冷鏈斷情況,我們會繼續(xù)加大投資改善牛奶遞送等環(huán)節(jié);
5.新鮮巴氏奶對新鮮度要求很高,家庭訂奶戶要及時取出奶箱中的鮮奶,以防微生物繁衍,不及時飲用請放入冰箱保存。
巴氏奶保留了營養(yǎng)易變質 超高溫殺菌奶營養(yǎng)相對缺失但易保存巴氏奶
這位博士生導師說,用了巴氏消毒法,產出的鮮奶就被稱作巴氏奶。這種奶保質期短,一般1-2周,因而不適合長途運輸,多為本土生產,本土銷售。
巴氏消毒法1865年被法國人巴斯德發(fā)明后,近20年來風靡中國。若是采用72-75℃的溫度殺菌,牛奶殺菌需要15-20秒;若溫度升至85℃,則只需8-15秒。
殺菌溫度低,有壞處,對人體有害的致病菌殺死了,但無法殺死所有微生物,放的時間一長,溫度一高,微生物大量繁殖后,巴氏奶就腐敗了;好處是,因為溫度低,保留了有益菌和營養(yǎng)物質,口感純正。
在超市里,看到屋頂形紙盒、玻璃瓶包裝,躺在冷柜里的液態(tài)奶就是巴氏奶,也有少數巴氏奶用塑料瓶、塑料壺包裝。
讓巴氏奶不變質,不是件容易的事,從出廠到入嘴,鮮奶所處的溫度始終不能超過10℃,它最喜歡的溫度是4℃左右。
因為低溫不可或缺,巴氏奶在出廠后出問題的概率相對高。
超高溫殺菌奶,也就是超高溫瞬時處理。
將溫度升至135℃-140℃,加熱4-10秒,就能殺滅牛奶中幾乎所有細菌,滅菌后密閉。
就像滅菌后密閉的糖水罐頭一樣,原本暴露在空氣中幾天就變味的橘子,少了氧氣、少了細菌,在罐頭里就能待上一年半載。超市里四四方方紙包裝的液態(tài)奶,就是超高溫殺菌奶,它的保質期一般在1-6個月之間。
高溫讓牛奶易保存,但高溫也讓牛奶中不耐熱的營養(yǎng)成分如維生素等遭受破壞,牛奶中的乳糖也會焦化,損傷牛奶原有風味。
經過高溫殺菌后的乳制品不再依賴低溫,在常溫下保存即可,這種乳品就讓全國銷售實現(xiàn)了可能,因而出現(xiàn)在超市里的全國性大品牌乳品,多數是超高溫殺菌奶。
“鮮奶、酸奶、鈣奶、嬰幼兒奶、純奶……以液體狀態(tài)呈現(xiàn)在消費者面前的乳品,品種不少叫法各異。不過,從生產工藝角度看,液態(tài)乳品無非兩種,巴氏奶和超高溫殺菌奶。”浙江工商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系一位博士生導師說。
寧波官方表態(tài)抽檢結果絕對可靠 挑選酷熱夏天抽檢奶箱是特意而為之
昨天,寧波市食品藥品監(jiān)督管理局食品處張富明說,對食品的評價性抽檢已經做了很多年,鮮奶只是其中一個品種。“為了了解寧波市場上食品安全狀況,寧波市政府決定除了執(zhí)法、監(jiān)管部門做一些日常監(jiān)督性的檢驗之外,食安辦也要對市民經常吃、喝的食品再作評價性抽檢,乳品是消費者比較喜歡的食品,關注度也高,抽檢結果年年都在公布,2010年的抽檢合格率比2012年的還要低一些,2011年的合格率則要高一些。”
記者查詢了寧波市食品安全報告數據,2011年鮮奶抽檢的不合格率為13.95%,2010年的不合格率為35.32%。
對于寧波牛奶集團質疑抽檢流程,應該先有通知、備樣等。
“評價性抽檢跟食品檢驗不同,比如說我到你奶箱里抽檢,不會告訴寧波牛奶集團我在你奶箱里抽了奶,因為這實際上跟他沒什么關系。”張富明解釋,奶箱抽檢也是他們動腦筋想出來的辦法,牛奶到了奶箱實際上跟制奶企業(yè)已經沒有關系,主要是居民什么時候取奶,是生活習慣上的問題。
“為的是告訴消費者,最后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、喝上這口奶的時候合格率是怎么樣的。”
而在超市、便利店、生產企業(yè)抽檢,是跟每個企業(yè)都有關系的。
至于企業(yè)此前為什么不知道這份通報,張富明說是因為整個抽檢有很多品種,8月-12月完成,大量數據出來并進行分析之后才會發(fā)布,評價性抽檢不需要及時跟企業(yè)溝通。
寧波牛奶集團質疑的其中一點,是抽檢在最熱的酷暑天進行,而且是在終端(訂奶箱),合格率當然低。張富明說,之所以挑這個時間,也是有意為之,因為這時候牛奶最容易變質,而老百姓也不可能在門口掛個冰箱、通上電。“目的是提醒市民改變一些生活習慣。”
張富明說,抽檢取樣環(huán)節(jié),是檢驗機構自己訂奶、模仿居民消費習慣。
記者從這份抽檢報告的檢驗機構——寧波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窗口了解到,目前針對牛奶檢測一般不受理個人委托,費用也比較高,一份需要1000-2000元。
對于牛奶檢測,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抽檢的都是當天生產的牛奶,數據肯定是可靠的。
文章來源:慧通農牧信息資訊轉載,歡迎交流垂詢!電話:028-65162618轉809,業(yè)務QQ:2677558420,信息咨詢:028-65162618-808,銷售:028-65162618-807